乐信 2021 Q2 电话会议

/ 互联金融 / 没有评论 / 339浏览

CEO: Q2是乐信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贷款发放、贷款余额、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。

Q2 的90天拖欠率1.85%。监管变化尤其是 24% 的定价上限,将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,我们自己也在着手转型。首先我们会放慢脚步,更加关注业务模式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。决定将全年贷款规模由此前的2400-2500亿元,降至2300亿元。在乐信来说健康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比规模更重要。由于定价受到 24% 上限的影响,我们将从低质量的客户那里缩减规模。对于目前低于 24% 的客户定价空间将上升,我们将加大对这个群体的服务力度,扩大他们的规模。

买鸭保持强劲,与1000多家商户合作,服务超过60万消费者,产生了3.49亿元GMV,是Q1 的5倍多。今后将以消费金融、生活消费为核心,两者齐头并进。


CFO:本季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 840 万,同比增长 24%。贷款发放同比增长 47.6% 至 606 亿元,贷款余额增长 46.2% 至 905 亿元。总收入因此增长 10.5% 至33 亿元,再创历史新高,环比增长 11%。轻资产服务收入占比总收入的1/3。


风险官:Q2 的资产质量保持稳定。90 天加拖欠比率在1.85%,30 天加拖欠比率从第一季度的 3.6% 改善至 3.37%。Q2 获得的新客户已被证明与Q1 一样好。监管的变化导致行业的变化,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的系统能够筛选优质资产、设置正确的定价和监控性能。


1、问:关于监管,你们将调整全年贷款增长目标。这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用户获取渠道或营销活动?买鸭用户与我们传统贷款借款人用户群有何不同?

答:关于监管变化后我们决定修改指引,因为质量非常重要。我们需要减少高风险用户,保持业务的接受率和盈利能力,根据24% 调整我们的业务。我们不会追求小额贷款规模和高利率。线下方面,我们也会加强线下团队建设,线下业务所有定价都低于 24%。而且资产质量好于整体平均水平,平均贷款额度也更高。今年年初团队大约1,000 人,现在大约有2000个了。

买鸭用户的质量明显优于分期乐。有两个特点,1是产品本身是免息分期,这自然会吸引优质客户。当高利率的时候,只有素质较低的人才会真正选择使用,因为他们无法在其他地方获得贷款。买鸭是免息的,自然就会吸引优质的用户。2是在数据方面,我们与商城和其他品牌一起在线下进行活动,几乎是有一定收入水平的顾客才会去商场和这些高端商店。这样我们就能够吸引质量更高的客户。


2、问:关于保持 APR 低于 24% 的监管挑战。公司是否对未来两到三年的业务进行了定量预测?轻资本商业模式这两个季度保持的比率较为稳定,是因为新的 24% 年利率下公司只想保持当前水平?

答:我们对24%的影响进行了

3、问:关于新的个人数据保护规定,哪部分业务会受到影响?有什么初步计划?合规成本影响大概多少? 24% 的定价上限,公司是否可以利用新的杠杆来降低潜在融资成本?

答: 关于个人数据保护原则是基于最低使用要求。我们对程序进行了调整,以使其更加合规。在授权过程中以前一次主授权。现在是每个使用场景中用户都必须对其进行单独的许可。这稍微增加我们的合规成本,但不会影响风险分析结果。实际上监管机构还没有公布细节,我们将密切关注情况。

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资金成本。从长远来看,预计融资成本会稳定并会略有下降。定价上限为 24%意味着风险将会改善,资产质量也会更好,那么我们能够跟更多的资金合作伙伴合作,我们还将增加 ADS 的发行量,这些都有助于改善资金结构和资金成本。

4、问:中小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上限是否低于24%?受 24%上限影响大么?未来两到三年这小微贷有目标量贡献?买鸭的最新发展情况?

答:我们平台原先一些用户实际上是小企业主,所以我们才开始这个业务。我们以税收和发票为基础进行贷款,包括跨境电商和汽车行业。我们较为审慎的态度,因为这些贷款金额大于零售消费贷,我们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风险情况和监控能力。我们先小规模测试,观察风险特征微调风险模型,如果模型有效将在明年加大力度。

买鸭是今年新业务,质量高于平均水平,这个市场具有强大的潜力。Q2 我们与更多品牌合作,得到了更多的认可。对于我们线下销售的一些品牌,他们反馈说平均客单价已经上升,而且产生了更多的额外购买需求。Q2我们在深圳进行了试点测试,现在我们正在开展更多的测试与研究。它仍处于早期阶段,我确实看到了在中国有很大的潜力,乐信绝对是该领域的领先者之一。

5、问:Q3买鸭 GMV 指导?Q3贷款量指引?APR指引?预计高风险客户的百分比是多少?谢谢你。

答:预计买鸭Q3 会有显着增长。我们一直在新城市建立我们的买鸭团队。

关于APR和takerates,政策一出来我们就开始调整,在 7 月和 8 月APR 一直处于下降趋势,但我们的风险也一直在改善。高风险借款人,实际是定价风险在24%以上,比例还不到10%。Q3将进一步降低这部分。